医道同源,医易一理

释放双眼,带上耳机,听听看~!

中国文化的源头在《易经》,而道,医之发明则由易经而来。故唐孙思邈说,不知易不足以为太医。正所谓“医道同源,医易一理”。时下,许多中医不通经典,不习周易,不懂传统文化,故无医道。然却要著书立说,甚至连一些博士导师亦如此,中医之衰败由此可知矣。如此,焉能不误人子弟?

易者,文也,天文地理也。道者,德也。医者,意也。“寂然不动,感而遂通”。其本在阴阳,“一阴一阳之谓道。”分而为二,抟之为一。古云:“始得一,天下毕。”故易者,实为简易也。

《道德经》

老子曰:“道生一,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万物。”

一者,太极也;二者,阴阳之气也;三者,二气相交,三阳开泰,中和之气是也。阴阳和则万物生焉。

《易经》

《系辞》曰:易有太极,是生两仪,两仪生四象,四象生八卦。”又曰:“《易》之为为书也,广大悉备。有天道焉,有人道焉,有地道焉。”

易有太极,即道之一也。太极生两仪,“–”一阴和“一”一阳也。两仪生四象,少阴,少阳,太阴和太阳也。八卦,即乾,坤,艮,巽,离,坎,兑,震。此八卦即代表天地间最基本的八种事物,(天地日月,风雷山泽),八卦再生六十四卦,是则“范围天地而不过,曲成万物而不遗”焉。

《说卦传》第一章:“圣人之作易也,幽赞于神明而生耆,参天两地而倚数,。。。,穷理尽性,以至于命。”

其意思是说,上古三圣作《易》,创造了用耆草来赞誉天地的神明,因为易无体,神无方,故设卦观变称幽赞。参(即叁,同三)天两地,即天数五(一三五七九),地数五(二四六八十),其和五十有五,称为“大衍之数”。而一二三四五,为天地之生数,六七八九十为成数。而一三五为天之生数,故说叁天;二四为地之生数,是为两地也。

《黄帝内经》

《生气通天论》:“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,本乎阴阳。天地之间,六合之内,其气九州九窍,五脏,十二节,皆通乎天气。其生五,其气三,数犯此者,则邪气伤人,此寿命之本也。”

注:六合,上下东南西北,指宇宙。九州,指中国(大禹定九州)。九窍,指人,眼耳鼻口加二阴。五脏,指心肝脾肺肾。十二节,指人体十二个主要关节。

其主要意思是说,天地万物,人体皆由阳气所生所定。而这主生的阳气有三个即一三五。很多中医书解释为三阴三阳之六经,实属误解。

六节藏象论》:“夫自古通天者,生之本,本于阴阳。其气九州九窍,皆通乎天气。故其生五,其气三,三而成天,三而成地,三而成人,三而三之,合则为九,九分为九野,九野为九藏,故形藏四,神藏五,合为九藏以应之也。”

天地人为三才,天在上,地在下,人所谓顶天立地,在中。天地之极数为一至九,其中三分为天,三分为地,三分为人。形藏四指胃,大肠,小肠,膀胱,形藏者,藏有形之物也;神藏五指心(藏神),肝(藏魂),肺(藏魄),脾(藏意),肾(藏精,藏志)。此九野实由河图洛书而来。

三部九候论》:“歧伯曰︰天地之至数,始于一,终于九焉。一者天,二者地,三者人,因而三之,三三者九,以应九野。故人有三部,部有三候,以决死生,以处百病,以调虚实,而除邪疾。

。。。。。。

三部者,各有天,各有地,各有人。三而成天,三而成地,三而成人,三而三之,合则为九,九分为九野,九野为九藏。故神藏五,形藏四,合为九藏。五藏已败,其色必夭,夭必死矣。”

此一段与上段基本相同。而三部为上中下,三侯为寸关尺。

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,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,均为本站原创发布。任何个人或组织,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,禁止复制、盗用、采集、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、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。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,可联系我们【132-2812-3168】进行处理。 免责声明: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,部分文字/图片来自互联网,无法核实真实出处,如涉及版权问题,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[132-2812-3168]。从该公众号转载本文至其他平台所引发一切纠纷与本平台无关。支持原创!

给TA打赏
共{{data.count}}人
人已打赏
中医集萃

有名望的医生是患者口碑出来的;有些“专家”是号贩子捧起来的;有些医生是靠两三个方子撑起来的

2021-5-22 7:55:46

中医集萃健康生活

医易和

2021-7-14 20:15:21

 
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
    暂无讨论,说说你的看法吧
个人中心
购物车
优惠劵
今日签到
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
搜索

皖公网安备 34160202000881号